發大願瓷雕創作弘一大師108尊手稿之羅漢作品出世
【吳惠民台北、林立群泉州報導】“弘一大師手繪的108尊羅漢圖,再現於德化白瓷瓷雕!”15日,記者欣聞此消息,第一時間聯繫了泉州德化的福建省工藝美術大師鄭建忠,了解到他的德化 白瓷瓷雕108尊羅漢系列作品已經醞釀創作了3年多,迄今設計創作了33尊,已經燒成18尊。 作品甫一面世,便引起業界熱烈反響,專家表示,未來108尊羅漢一起亮相,必將震撼人心。

偶得:結緣畫作 妙摹經典

藝術的創作不少源於靈感閃現,不少起於機緣巧合。 如果不是恰好有幸觀摩了弘一大師108尊羅漢手繪圖,就不會有當前獨一無二的德化白瓷瓷雕108尊羅漢系列作品。 在德化至鼎陶瓷研究所藝術總監鄭建忠看來,這是一種緣分,也像一種開示——指引著他在瓷雕創作道路上奮勇精進。

降龍羅漢

弘一大師是一代高僧,在詩文、詞曲、話劇、繪畫、書法、篆刻等藝術領域皆有建樹,在繪畫上多見的就是其繪製的羅漢圖。 這些羅漢圖在筆墨上看起來較為鬆動自然,除了弘一書法中那份空靈安靜的感覺之外,更多地顯示出其生動多姿的一面。 在弘一的畫筆下,不管是穿針引線,還是悠然自得,每一個羅漢都有著自己不同的生動姿態和神情,從中也可看出弘一大師慈悲平等的菩薩覺地。

渡江羅漢

弘一大師的作品集給了鄭建忠極大的啟發:德化傳統瓷雕以佛像為主,若能藉鑑弘一的硃砂素描手稿,融入德化白瓷大型瓷雕作品的創作理念和技巧,必將創作 出一組不朽的作品。 說做就做,從動手到現在,他已經在這個系列中摸索了3年多。 整個系列作品體量大,共有108件;單件作品體量大,最高的羅漢有80厘米。 “希望能夠潛心創作,未來3—5年內可以完成這組大作品。”

精研:二次創作 融會貫通

目前,108尊羅漢瓷雕尚未有人做過,是唯一的,將開創德化白瓷瓷雕一個新的創作領域。 這樣的創作難度不可謂不大。 熟悉德化白瓷的人都知道,從畫作到瓷雕成品,中間要經歷多少挫折。 鄭建忠深諳其中艱辛,除了日夜揣摩畫作,還與研究弘一的專家、藏家交流,了解弘一大師對羅漢的理解。 對弘一、對佛學有了更深的認知後,再來開展白瓷創作,就更加得心應手了。

伏虎羅漢

《托塔羅漢》是鄭建忠第一件創作成功並且燒製成功的作品。 素描畫作是平面的,而瓷雕是三維立體的。 “原作是羅漢兩腳站立,包袱放在旁邊,瓷雕如果這樣設計就容易塌軟,難以燒成。”經過苦心思索,鄭建忠對此進行二次創作,把包袱放在羅漢兩腳中間,擴大 了支撐面積,終於一舉燒成該件作品。

當靈感和實踐融會貫通後,創作的天地一下子就打開了。 《歡喜羅漢》《鏡面羅漢》《恭敬羅漢》……鄭建忠的羅漢世界開始熱鬧起來,他對每件畫作和瓷雕的理解也更加通透:《鏡面羅漢》折射出人都有善惡兩面, 應該祛惡存善;《恭敬羅漢》則表示人與人之間的尊重是相互的……除了成功的欣喜,也有失敗的考驗,比如《長眉羅漢》,根據畫作的比例看,眉毛就有 1米多長,想要燒製成陶瓷容易斷裂。 鄭建忠嘗試了多種方法,目前還未能將此燒製成功。 在他的構想中,在108尊羅漢瓷雕系列作品創作成功後,未來計劃以“一張弘一素描圖、一件瓷雕作品圖、一篇藝術創作心得”的形式,把該系列作品結集出書。

行者羅漢

悟道:揣度神韻 美在和諧

德化瓷雕技藝精湛,歷史悠久。 當前,在傳統瓷雕的基礎上,德化陶瓷藝人的風格正呈現百花齊放的喜人態勢。 作為全國陶瓷行業技術能手、福建省美術家協會會員,從藝20多年來,鄭建忠潛心塑造自己獨特的藝術風格,走出了一條“傳統技藝+現代表達”的瓷雕藝術之路,數十件作品獲得 國家、省市各級工藝美術大獎,有5件作品獲得國家級大館的收藏。 2020年疫情期間,居家雖然無奈,卻也給了鄭建忠難得的創作時間。 他開始研究德化傳統瓷雕佛造像,目前已創作了10多件傳統瓷雕(除108尊羅漢之外)。 他坦言,有段時間接觸陶瓷古玩,觀摩了明代經典造像,一時興起,便模仿創作了一件“瓷聖”何朝宗的《渡海觀音》,探索傳統工藝表現手法。 2021年,他接著探索難度更大的實心瓷雕和大型瓷雕,同樣小有成就。

恭敬羅漢

“我們講‘仿何’,難的是仿得像不像,但其實很難仿得非常像。”這種看似矛盾的現實,進一步激發了鄭建忠創作的力量。 在他看來,必須找到“瓷聖”經典造像的韻味,再融入自己的感覺,把它表達出來——“實際上,是達到一種’舒服、和諧’的狀態。”韻,是一種 感覺,是內在的東西,只能感覺出來,這就是“悟”的過程。 在佛造像方面,要了解古人對“莊嚴、慈悲”的理解,不一定是表面的美,更不是一模一樣、千篇一律的美。

創作羅漢系列作品

這樣一個過程,錘煉了鄭建忠對白瓷瓷雕藝術的理解。 在108尊羅漢瓷雕的創作中,關鍵在於如何去挖掘羅漢的形與神。 鄭建忠認為,每個人都有不一樣的經歷和心境,觀看弘一羅漢畫作,也會有不一樣的感覺。 在他看來,傳統,是可以突破的。 瓷雕前輩們並非做到了頂級狀態,當代藝術家通過努力,可以把瓷雕藝術推向一個新高度。 這其實無形中契合了“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、創新性發展”的要求,是一種動態、良性的傳承理念。

圖文轉自泉州通https://share.qztqz.com/pub/template/displayTemplate/news/newsDetail/27/997580.html?isShare=true